在中國制造業成本不斷上升的現在,一些專家認為已經快要趕超美國了。就拿我們led顯示屏制造業來講,這兩年土地成本、勞動成本、運營成本等等也是不斷飛漲,轉型升級已經成為頭等大事,必須好好學習其他先進國家的經驗,以便順利實現行業過渡,今天,我們就從中美工廠管理幾大差異中,來學習美國對于制造業工廠管理的先進經驗,從而優化國內led顯示屏制造工廠的管理水平。
大量非核心工作外包
中國工廠的配套人員比例很高,有些配套人員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,平時并沒有多少工作,緊急時刻人還不夠用。美國工廠非核心工作基本外包,外包公司其實更專業,效率也更高。所以,在美國工廠是很難看到非核心人員的。中國工廠的非核心人員配備,不僅一個廠要配套,甚至很多部門為了使用方便,部門內部也在配,形成極大的浪費。
產業鏈分工穩定,交易成本低
我們見到的美國工廠,多數沒有銷售員,即使有人數也很少,或者兼職,或者老板就是銷售員。產業鏈分工明確、交易非常穩定,多數是長期合同,大家都把精力放在確保品質穩定上。
中國工人基本是工序作業,美國的工人基本是流程作業
在中國,一個工序就是一個崗位,一個蘿卜一個坑。工人基本不動,生產線在流動。人員密集程度由工序決定。這是中國工廠管理的基本特點。在美國,一個流程一個崗位,一個工人負責全部流程。生產線在流動,工人也在流動。一個工人可以負責一條生產線,甚至可以負責一個工廠。
中國工廠即使用機器替代勞動力,也是簡單的工序替代。機器增加了,但對人員的依賴性仍然很大。正因如此,中國的制造成本是由工人數量決定的,美國的工人工資雖然很高,但占成本比例卻很低。我們簡單核算了美國與中國一家同等規模企業的制造成本,美國竟然只有中國的一半。
中美工廠的設備差異不是核心,分工理念才是核心
從設備先進程度講,美國有些工廠不一定有優勢,有些中國工廠的先進化程度、自動化程度也很高。但是,仍然不如美國工廠,我認為美國是分工理念的差異決定的。
中國的專業分工非常細,甚至細化到工序,決定的因素變成了熟練程度,而非專業水平。美國工人的分工是流程分工,一個流程必須全部熟悉。我們見到美國工人的文化水平也不是非常高。
工廠基本只有一級管理
中國的工廠,管理層次很多。因為管理層次是由人數決定的。美國的工廠,基本上都是一層管理,或者管理者就是一個人。所以,美國幾個人的工廠非常多。
相反,中國工廠人員都非常多,職能部門分工極細,每個部門都有管理者,所以,中國工廠的非生產人員是非常多的。分工細,就需要管理人員協調,只要需要協調,管理就細化了。
嚴格的流程化作業非常高效
流程穩定的好處就是有序,不像中國那樣,大家在亂忙。
電腦用于工廠控制與管理
中國也有很先進的企業用電腦控制自動化生產,但美國電腦用于生產管理和控制已經常態化,非常重視數據分析。從這點看,雖然美國沒有提工業4.0,但比我們起步要早。
企業并購頻繁
中國工廠,自建的多。在美國,我們見到的工廠,多數有被并購的歷史,有數百年歷史的被并購就更多。
以上幾點可以看出,當前中國的制造業現在已經處于臨界點,這是人力成本與機器替代的臨界點。在這個臨界點過渡得好,中國制造的優勢是可以保持的,否則,就真的是"夾心餅干"了。不僅與越南、印度制造業相比沒有競爭優勢,與美國相比制造業也沒有競爭優勢。
到2017年,我們更加明顯的感覺到當前中國制造業的轉型也正在進行中,現今的實體經濟制造業在往智能制造方向發展,我們led顯示屏也不例外。當下,在傳統led顯示屏制造業轉型發展過程中,其實已經有不少led顯示屏企業正在積極推進智能制造業的產業布局了,并著手進行相關管理工作的配套升級。
例如我們led顯示屏行業的研發制造以及工廠管理各方面升級,從按需求生產訂單到最后生產出產品,全部都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方式進行管理。讓信息技術和智能機器去改革傳統的led顯示屏制造業,讓led顯示屏制造業也進入到工業“工業4.0時代”。